沙頭角公眾碼頭(Sha Tau Kok Public Pier),位於新界北區沙頭角順隆街尚澄對開海濱,毗鄰沙頭角邨、沙頭角街市、沙頭角郵政局、中英街等。
全長280米的沙頭角公眾碼頭,是全香港最長碼頭。
歷史[]
地處邊境禁區的公眾碼頭,建於六十年代初期,供貨物上落和街渡停泊,服務沙頭角居民差不多五十年,乃沙頭角墟重要組成部分。
重建沙頭角碼頭[]
因為多年風雨和海浪侵蝕,碼頭經常需要進行大規模維修。政府為了確保碼頭使用者的安全及考慮到經濟效益問題,決定重建沙頭角公眾碼頭,工程在2004年12月展開,包括建造一條280米長的有蓋步橋、觀景台,以及將原有的2個泊位增加至4個,以應付日後需求。[1]
耗資四千六百萬元的沙頭角碼頭,2007年4月24日開放給居民使用,乘搭街渡穿梭來往鴨洲和吉澳這兩個新界東北外島。根據現行政策,旅遊人士並不符合申請禁區許可證的資格;換言之,一般市民無法前往沙頭角乘搭上述航線。
有見及此,聲威實業於2018年9月2日開辦一條新的街渡航線,逢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上午8時30分由科學園路馬料水三號梯台出發,經赤門海峽、黃竹角咀、紅石門、印洲塘抵吉澳,航程約90分鐘;待至下午3時30分由吉澳返回鴨洲,需時約15分鐘。[2]
開放沙頭角碼頭[]
2022年6月3日,政府首階段開放沙頭角,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午主持沙頭角碼頭開放儀式。首階段只限旅行團遊客參觀,可經由沙頭角碼頭前往鴨洲、吉澳等外島,船程相比馬料水渡輪碼頭出發,可節省1.5小時。政府在沙頭角碼頭附近增闢設施介紹當區特色,包括新建地標「沙頭角之角」。「沙頭角之角」是位處沙頭角最東的角落,可同時眺望香港和深圳兩地景色,及載有兩句古人形容沙頭角風景詩句的仿製「邊界石」,亦劃出空間給沙頭角居民售賣特色產品,讓旅客可欣賞沙頭角的景色,同時感受當區獨特的歷史和文化。[3][4]
使用航線[]
編輯 | 聲威實業沙頭角↔荔枝窩↔鴨洲↔吉澳 | |||||||||||||||||||||||||
| ||||||||||||||||||||||||||
| ||||||||||||||||||||||||||
|
圖集[]
相關條目[]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沙頭角新碼頭落成供公眾使用,發展局新聞公報,2007年4月24日
- ↑ 吉澳.鴨洲新航線首航 往返馬料水 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營運,香港商報,2018年9月10日
- ↑ 〈沙頭角碼頭今日起開放予旅行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22年6月3日。
- ↑ 〈沙頭角禁區開放 坐船出島慳1.5小時 荔枝窩農村體驗過夜收$1000〉,《香港01》,2022年6月3日。
外部連結[]
新界東各區碼頭及公眾登岸設施列表 | |||||||
---|---|---|---|---|---|---|---|
北區 | |||||||
大埔區 |
| ||||||
沙田區 | |||||||
西貢區 |
| ||||||
香港島各區.九龍各區.新界西各區.離島區.已拆卸/停用 註:本列表僅列出開放給公眾使用的碼頭及登岸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