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渡輪大典
Advertisement

公众码头Public Pier),乃码头其中一种,全日24小时免费开放给公众作上下客和起卸货物之用,但不可停泊船只。现时,个别持牌渡轮街渡服务在公众码头营运。

全港现有超过一百个公众码头而当中大部分由政府负责兴建、维修和管理,亦有少部分由当地村民兴建供公众使用,而现时并非由政府维修、保养及管理的码头,不但为倚赖船只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偏远乡村居民服务及支援渔民作业,在有需要时亦可方便搜救工作。

设施[ | ]

公众码头的日常管理职务由运输署负责统筹,并由相关政府部门按其职责范畴执行[1]

一般公众码头都设有适当防撞设施,例如木桩,以消减船只在靠泊时撞向码头的冲力。[2]

码头维修[ | ]

土木工程拓展署负责维修沿海岸线兴建的登岸设施,以确保它们结构完整。部分地处偏远的码头已建成数十年,未能满足现今社会需要,例如:

  • 码头过于细小或简陋,以致乘客上落船只时险象环生,尤其对长者及小孩构成潜在的安全问题;
  • 水深不足,特别是在潮汐低的时候,较大船只难以靠泊;
  • 在假日或节日使用量高的时候,有限停泊位置或狭窄通道往往未能应付需求;
  • 码头结构老化,有待重建。

虽然使用这些旧码头或不会对公众构成明显或即时危险,但为了处理这些码头老化问题,当局需要采取各项措施,例如加建临时支架承托码头结构,以及增加检查和维修保养码头的次数。

码头改善计划[ | ]

有见于根据工务工程计划沿用机制,推展公共码头改善工程主要取决于码头使用量,对位于偏远地方的码头较为不利,发展局于2017年推出“改善码头计划”,旨在改善多个现有公共码头结构和设施,或按需要重建现有码头,从而加强公众安全,提升前往一些偏远景点和文物古迹的畅达程度,以及满足倚赖船只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当地村民基本需要,并支援渔民作业。

发展局已成立“改善码头计划委员会”,以审视各政府部门收到有关改善新界离岛公共码头的要求 ,并在考虑多项因素后为改善码头计划下的改善项目订定优次。该委员会由发展局牵头,成员包括渔农自然护理署、环境局/环境保护署、民政事务总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旅游事务署和运输署。在有需要时,委员会亦会邀请运输及房屋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海事处代表为委员会提供意见。

图集[ | ]

相关条目[ | ]

注释及参考资料[]

  1. 关于改善码头计划的背景资料简介,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2021年3月23日
  2. 立法会第十题: 维多利亚港的海堤设计,1999年5月19日

外部链接[ | ]

Advertisement